最近,一位叫紀湘戰的大學生因一條評論引發公眾的關注。這條評論中,紀湘戰被一位網友稱為三毛病八,并被威脅要在其家門口放火。這樣的言論不僅引發輿論關注,更引發了網友們對于網絡暴力的討論。那么,這次事件告訴我們什么,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?
首先,我們需要了解什么是網絡暴力。網絡暴力是指通過網絡渠道進行的,意在侮辱、嘲諷、惡意攻擊、傳播謠言、侵犯他人隱私等帶有侵犯性、傷害性、攻擊性的言論行為。
相較于傳統的暴力,網絡暴力具有匿名性、傳播性、快速性、覆蓋面廣等特點。一條言辭惡意的評論,可能會迅速傳播到數百、數千人的耳目中,從而對受害人造成更大的傷害。
網絡暴力并非偶發事件。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,每個人都可以輕易地獲得發言權和傳播能力。然而,若是不能合理地行使這些權利,就很容易滑向網絡暴力的邊緣。
網絡暴力的存在是因為人性的弱點:缺乏責任感和同理心。相比于現實中的言語和行為,網絡上的行為更容易被一些人視為無傷大雅。更有甚者,有些人認為網絡暴力是為了發泄情緒、追求快感的方式,忘記了他人的感受和底線。
此外,網絡暴力的產生也與網絡環境的特點有關?;ヂ摼W是一個高度自由的空間,信息量巨大、流動性極強,任何人都可以在這個無人區中自由發表言論。當然,這也意味著,互聯網上存在著大量的不負責任、具有惡意、仇恨、歧視、攻擊性的言論。
面對網絡暴力,我們不能坐視不管,而是應該采取行動。具體而言,以下是一些應對網絡暴力的方法:
網絡暴力常以個人隱私為攻擊點,因此,保護好個人信息、加強網絡安全防范是非常重要的。建議大家在網上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姓名、電話、地址等敏感信息,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。
網絡暴力往往是不受限制的,因此,我們需要明確自己和他人的底線,避免過分攻擊和侵犯他人權益。如果遭遇網絡暴力,也可以用溫和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,避免升級矛盾。
遭受網絡暴力后,千萬不要沉默、逃避,而是應該勇敢維權。可以通過輿論監督、法律途徑等方式,向暴力制造者追究責任。此外,如果您在社交平臺等地遭遇網絡暴力,可以向平臺方舉報、申請處理。
最后,我們還應當自我約束,不去發表惡意言論和攻擊性言論。重視言辭修養,保持良好的網絡行為習慣,才能營造一個健康、和諧的網絡環境。
網絡暴力是互聯網時代的一種新樣態,雖然具有一定的匿名性和傳播性,但卻無法逃脫法律的制裁。我們每個人應該獲得自由發言的權利,但同時也需要認識到,言辭的自由并不等于對他人權益的侵犯。只有每個人堅持化解矛盾、促進和諧才能讓互聯網更加美好。
參考文獻:1. 紀湘戰事件,網絡暴力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才能應對。2021.08.08。
2. 何為網絡暴力?如果你遭遇了網絡暴力,你可以怎么辦?2021.08.08。
3. 網絡暴力:匿名群眾的嚎叫與驚嘆。2021.08.08。
(編輯:唐維乾)